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被稱之為“汽車新四化”。“汽車新四化”被認為代表著汽車產業未來發展趨勢,被汽車行業和許多汽車企業所推崇。
對汽車共享化非議頗多
從“汽車新四化”概念提出到現在,已經過去五年多了,汽車電動化、網聯化和智能化取得了實實在在的巨大進展,唯獨汽車共享化非議頗多,在實踐中也問題多多。
最近幾年國內流行的所謂共享汽車,實際上是移動互聯網場景下的汽車租賃,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汽車共享。所謂共享,英文叫“share”。也就是張三的汽車,李四也可以用,李四的汽車,王五也可以用,資源共享。而國內的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實際上就是單車租賃或者汽車租賃,只不過把汽車租賃和移動互聯網技術結合起來而已。
有文章批評國內的共享汽車是“綠色概念包裝下的資本游戲”。文章指出:在中國做共享汽車,跳不出重資產、重運營的藩籬。電動車分時共享指望通過口碑傳播來實現場景催熟的愿望還沒開始就已然破滅。
被認為是共享汽車核心業務的汽車分時租賃,目前在許多大城市已經銷聲匿跡。所謂汽車共享化,可能只是一個遙遠的美好夢想。
上汽集團最早提出汽車四化
2015年上汽集團在一個研討會上,提出了“汽車四化”的概念。當時的“汽車四化”定義為“電動化、智能化、電商化、共享化”。2017年4月,在上汽集團舉辦的前瞻技術論壇上,上汽對“汽車四化”進行了優化,提出“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汽車新四化”。從未來汽車技術和應用發展趨勢來看,電動化是基礎,網聯化是條件,智能化是關鍵,而共享化是趨勢。
根據百度百科的解釋,所謂汽車共享,是指許多人合用一輛車,即開車人對車輛只有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類似于在租車行里短時間包車。汽車共享一般是通過某個公司來協調車輛,并負責車輛的保險和停放等問題。這種方式不僅可以省錢,而且有助于緩解交通堵塞,以及公路的磨損,減少空氣污染,降低對能量的依賴性,發展前景極為廣闊。
百度百科這個解釋看來也是不完整、不權威的。
國辦文件不提汽車共享化
目前官方文件中最早出現“共享汽車”字樣的,是2017年交通運輸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共同出臺的《關于促進小微型客車租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兩部門指出:小微型客車租賃是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出行、商務活動、公務活動和旅游休閑等需求的交通服務方式。為促進新形勢下小微型客車租賃的健康發展,推動移動互聯網與小微型客車租賃的融合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出行需求,現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第四部分鼓勵分時租賃發展,對什么是分時租賃進行了界定。分時租賃,俗稱汽車共享,是以分鐘或小時等為計價單位,利用移動互聯網、全球定位等信息技術構建網絡服務平臺,為用戶提供自助式車輛預定、車輛取還、費用結算為主要方式的小微型客車租賃服務,是傳統小微型客車租賃在服務模式、技術、管理上的創新,改善了用戶體驗,為城市出行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有助于減少個人購車意愿,一定程度上緩解城市私人小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趨勢以及對道路和停車資源的占用。
從兩部門的指導意見來看,汽車共享概念只是一個俗稱,并非一個嚴謹的概念。國家最新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只提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和網聯化,根本不提共享化。 2020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規劃》第一章第一節指出: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領域有關技術加速融合,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成為汽車產業的發展潮流和趨勢。
國辦文件提出,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成為汽車產業的發展潮流和趨勢,根本沒有提到共享化是發展潮流和趨勢。有媒體解讀說,之所以沒有提共享化,是因為汽車共享主要是指汽車應用,而不是汽車技術。此言差矣,電動化、網聯化和智能化既是技術,也是應用。
還有人說,從此以后,汽車“四化”變“三化”。汽車“新四化”的提法可能要成為歷史了。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