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慶小長假至今,我省一直是晴天少雨的天氣,再加上不少地方燒秸稈以及晝夜溫差較大,導致了不少出現了霧霾和大霧天氣。據安徽網報道:10月17日清晨,寧洛高速蚌埠段因大霧發生多點多起車輛追尾事故。截至淮河晨刊記者發稿,事故已造成5人死亡20人受傷,近百輛車損毀。
霧霾天行車很危險,接下來我們來聊一聊霧霾天氣駕車的注意事項。遇到霧霾天氣,我們應該怎樣避免事故的發生呢?駕車時如何做到安全呢?
一、安全行車技巧
1、信號燈的檢查與使用
檢查各信號燈在霧霾天氣中,霧燈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要按國家標準安裝合格的霧燈。所以,在我們行車前,一定要對車輛的各個信號燈進行檢查。查看霧燈、雙閃等是否能正常工作,如果不能正常工作,盡量不要開車上路。
打開霧燈、大燈上路行駛時,霧天能見度小于1公里時,霧天行車應及時打開霧燈、示廓燈、危險報警閃光燈或近光燈,不要使用遠光燈。開大燈不僅是為了看清前車,更重要的是提醒前車。
2、控制車速
在霧中行車一定要減速慢行車速是導致車禍發生最直接的原因,所以霧中行車時,一定要嚴格遵守交通規則限速行駛,千萬不能開快車。視線不清,車速過快極容易發生嚴重交通事故。在行駛時要有選擇的進行超車,一定不能搶行,以免發生意外。霧越大,可視距離越短,車速就必須越低。
高速能見度小于50米時最好從最近出口駛離如果在高速路上突遇濃霧,能見度小于50米時,車速最好不要超過20公里/小時,并且從最近出口駛離。說到這里,可能有的朋友會問,為什么要從最近的出口駛離呢?在高速路上遇到大霧,首先極易發生擁堵,耽誤行進速度;其次,在高速上路況復雜,你能規規矩矩的開車,別人不一定和你一樣規矩,也就是所謂的“你不撞他他撞你”。所以,在高速路上遇到濃霧,盡量選擇從最近出口駛離。
3、控制車距
保證充足的車距車距則是導致車禍發生的另外一個因素,在霧天行車時,除了控制好車速外,充足的車距則是另外一份安全的保障。適當的車距可以給駕駛員一個充足的反映時間,使制動起到更大的作用。
二、應急情況如何處理
1、怎么踩剎車
緩踩油門 輕點剎車在霧中行車時,一般不要猛踩或者快松油門,更不能緊急制動和急打方向盤。如果認為需要降低車速時,先緩緩放松油門,然后連續幾次輕踩剎車,達到控制車速的目的。
2、前車急剎怎么辦
遇到急剎怎么辦在我們日常行駛中,最怕碰到的就是前車的急剎,更不要說在霧霾天氣中碰到這種情況,它的危險性足以讓你出一身冷汗。當我們在路上碰到這種情況時,要怎么應對呢?
從后視鏡中觀察身后車輛很多人會說,人的應激反應就是將剎車一腳踩到底,直到車子停下來。這樣做其實并沒有完全的避免事故的發生,因為在你的身后,保不齊有一個大意的家伙。那我們應該怎么做呢?首先,開車時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在發現前車急剎時,先要進行緩剎。也就是說緩和的采取制動措施,然后利用后視鏡觀察身后有沒有距離過近的車輛,如果沒有,可以一腳踩死或者變換車道。當然,在變換車道前,要確定臨側車道是否有過近或車速過快的車輛。
3、追尾不可避免時該怎么辦?
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兒有不濕鞋的。“追尾”是最常見不過的事故,尤其是在遇到霧霾天氣,稍有不慎就會與前車發生“親密接觸”。當我們發現剎車剎不住只能撞向前車時,你是選擇“一腳到底”還是會選擇控制到較低的相對速度后松開剎車呢?
撞車怎么撞答案肯定是后者,有人會問,為什么要松開剎車呢?因為在緊急制動時,車輛往往會出現“點頭”現象,也就是車頭往下扎。由于車輛的點頭現象,使碰撞點上移,避開了防撞梁,導致水箱、發動機等部位發生損傷。如果我們控制到較低的相對速度后松開剎車,可以使撞擊點產生在防撞梁上,有效的減輕車輛的損傷。
總結:面對日趨惡化的天氣環境,您是否已經準備好迎接這一系列的“挑戰”。駕車行駛在霧霾天氣中,想要避免事故的發生,首先要滿足的一點就是“車速慢、車距大”。這樣可以大大的提升出行安全指數。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