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第四屆汽車金融產業峰會上,新能源汽車板塊成為市場最火熱的討論題材之一。
新能源汽車究竟有多火?增長勢頭有多足?看下面一組來自中汽協的最新汽車銷售數據就能知道:今年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9萬輛和10.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39%和49.5%。累計方面,1-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0.7萬輛和60.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5.4%和88%。而相比之下,整個汽車市場8月銷量210.3萬輛,同比下降3.8%。
新能源汽車租賃模式受資本追捧
汽車總量的逐年攀升,標志著我國已經邁進了“汽車社會”。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的駕照持有人數為3.6億,機動車保有量2.1億輛左右。也就是說,余下的1.5億人屬于有證待駕狀態,具有比較強烈的買車或者租車的意愿。
但近些年,觀察90后主力消費群體的購車趨勢,我們也不難看出,“買車貴、養車貴、停車難”等因素,直接導致了部分年輕群體的購車欲望值降低。同時,相較于傳統的燃油車輛而言,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能力,產品單一,價格高昂以及殘值率的不確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消費者對購買新能源汽車“望而生畏”。
那么,這么多的新能源車都去哪兒了呢?不少業內人士都認為:融資租賃會是新能源汽車走向終端的推手。畢竟,隨著融資租賃這一金融服務工具的出現,大幅度降低了購買汽車的門檻,緩解了用戶的資金壓力;同時,售后回租、委托租賃、直接租賃以及保值回購等模式也能很大程度打消消費者的顧慮,能進一步刺激新能源汽車的私人消費。甚者,新能源汽車衍生出來的分時租賃和長短租業務更是共享經濟的藍海。
所以,在巨大的市場空間與容量的推動下,新能源汽車租賃業成為一片投資的熱土。
i管車解決新能源汽車融資租賃監管難題
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但整體來說,新能源汽車租賃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成熟的體系。在本次的第四屆汽車金融產業峰會上,不少行業參會人員也提出了,新能源汽車融資租賃在車輛管理、風控、殘值租賃等方面依然還存在著很大的難點。
針對上述行業痛點,以“打造汽車金融服務平臺,解決車輛融資和監管風控難題”為己任的車e估-i管車也提出了全新的“一站式”解決方案,致力于幫助客戶全方位多維度輕松管車。比如,i管車的特色核心服務——庫存監管平臺,就可根據不同的業務場景以及庫點風控等級需求,為其提供多種類、個性化的物聯網技術方案(包括OBD方案、RFID方案以及低頻廣域方案等),實現在庫車輛的盤點管理和有效監管。
而對于庫外的活躍車輛,i管車實力打造的定位風控平臺,擁有成熟的智能監控體系,可以實時獲取車輛位置及行為軌跡,可自動預測風險趨勢并提前報警。通過i管車的定位風控平臺,可幫助金融企業或新能源汽車融資租賃公司實現貸前、貸中、貸后的風控管理及資產回收等系列資產保全方案。
除此之外,i管車的全自動化流程管理的車貸業務系統,也能輕松幫助企業解決從個人征信核實到合同管理的“一站式”車貸業務操作難題。
相信,在低碳、綠色、共享理念的影響下,車e估-i管車與新能源汽車融資租賃的強強聯合,一定會為行業迎來發展“新機遇”。
相關新聞